本周金句:
“来吧,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,免得再受凌辱!’我告诉他们我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我,并王对我所说的话。他们就说:‘我们起来建造吧!’于是他们奋勇做这善工。”(尼希米记2:17下-18)
背景:
1. 尼希米记2章开篇就是一个时间背景
尼希米记2:1:“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,在王面前摆酒,”
尼希米记2章的内容,就是在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发生的事。还记得尼希米记1章也曾出现过一个时间背景吗?在尼希米记1:1中提到的“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斯流月”,尼希米记1章和2章中出现的两个时间差了四个月的时间。尼希米记1章,尼希米听见了耶路撒冷的情形后,他在主面前祷告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,才发生了尼希米记2章的故事。
2. 紧接着,尼希米记2章记载尼希米一反常态
作为波斯宫廷中的酒政,尼希米在王面前一向保持愉悦的神情(尼希米记2:1)。然而,当他得知耶路撒冷城墙破败、百姓困苦后,内心充满忧伤,再也无法掩饰这种痛苦。于是,他带着愁容出现在王面前,引起了亚达薛西王的注意。
王问他说:“你既没有病,为什么面带愁容呢?这不是别的,必是你心中愁烦。”这让尼希米感到非常惧怕,但他鼓起勇气回答:“愿王万岁!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,城门被火焚烧,我岂能面无愁容吗?”
弟兄姊妹,当你读到尼希米因神家的荒凉而说“我岂能面无愁容吗?”,你是否也被深深触动呢?我们知道,尼希米的忧伤源于对耶路撒冷和神子民的牵挂与痛心。然而,今天许多基督徒却缺乏这种对神家的忧虑与关怀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主日去教会只是例行的宗教仪式,他们并未真正将教会视为自己的属灵家园,因此,对家中的事务、人群,甚至属灵状况毫不关心,更谈不上牵挂或担忧。
不仅如此,有些基督徒甚至对自己属灵的情形也没有这种忧愁、痛苦。我们的属灵生命病了,所以迟钝,失去了敏锐,失去了对仇敌作为的察觉,也失去了对自己属灵健康的了解。
思考:我们是否像尼希米一样,对神的家有牵挂和痛心?还是仅仅满足于形式化的信仰生活?
经文解释:
1. 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,他第一步做了什么呢?
尼希米抵达耶路撒冷后,并没有立刻惊动众人,而是选择在夜间悄悄起身,亲自察看城墙被毁的实际情况。
尼希米记2:13-15记录了这个过程:“当夜我出了谷门,往野狗井去,到了粪厂门,察看耶路撒冷的城墙,见城墙拆毁,城门被火焚烧。我又往前,到了泉门和王池,但所骑的牲口没有地方过去。于是夜间沿溪而上,察看城墙。又转身进入谷门,就回来了。”
他为什么要夜间独自察看呢?其实,这个行动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属灵意义:在动工重建城墙之前,尼希米渴望对神子民的真实光景、神家的属灵境况,有第一手、深入而准确的了解。
弟兄姊妹,尼希米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见证和榜样,他是一个有使命感,真正心系神家的人。对今天的我们而言,一个真正有使命感,爱神,爱神家的人,需要认识神家的软弱,需要知道神儿女属灵光景真实的情形,需要知道:到底神家有什么破口、漏洞,破口严重的情形是什么?我们都需要有第一手的了解。
2. 尼希米了解了耶路撒冷的情况后又做了什么呢?
回来以后,尼希米的第二个具体的行动是向神儿女传递负担,发出呼召,也就是本周的金句:“来吧,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,免得再受凌辱!”然后他作见证,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他,并王对他所说的话。弟兄姊妹受到激励、受到感动,他们就说:“我们起来建造吧!”于是他们奋勇起来作这善工。
思考:你是否了解你的教会正面对什么挑战?需要什么帮助?
3. 我们了解到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后,在没有公开的情况下,仔细地了解了城墙被毁的实际情况,接着鼓励神的儿女们起来,重建城墙。
4. “城墙”是尼希米记的关键词,尼希米要修理的城墙究竟代表什么呢?
a. 城墙代表界限,它划定了一个范围。
城墙首先是用来划定范围的,它明确地界定了一个特定区域。耶路撒冷的城墙标志着这块土地的特殊性,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:“凡在这城墙之内的,是属于神的,是分别为圣的。”
今天,属灵上的“城墙”同样在划清界限,就是让我们认清什么是属于基督的,什么不是。然而,当今社会道德和文化愈发混乱,“城墙倒塌”的现象越来越多,这种影响甚至渗透到基督教内,使信仰变得模糊不清,许多神的百姓失去了对属基督事物的分辨能力。
因此,我们需要重新“建造城墙”,明确向人指出基督独特的真理,使祂能被清楚认识,而那些导致混乱和妥协的一切因素则必须被排除。
b. 城墙也代表防卫。
除了划定范围,城墙还具有保护功能。它守护着耶路撒冷,不仅保护城市免受外敌侵扰,也维护了神百姓安宁生活和敬拜环境。尼希米记中多次提到,敌人试图通过嘲讽、威胁和阴谋破坏修建工作,但尼希米带领百姓专心建造,城墙越来越完善,这些攻击最终无法越过城墙。
其实,在信仰中,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城墙,抵挡一切不属于主的进入我们的生命和教会。
特别是对于牧者同工而言,需要留心,教会中是否有不出于主的事,让它们偷偷的进入,而且这些事逐渐在教会有了地位,使神的利益和神的百姓受到亏损呢?
思考:在你的信仰中有保护你的“城墙”吗?
总结:
1. 我们通过尼希米记,看到尼希米对神家深切的牵挂和无比的用心。他因为知道了耶路撒冷城墙破败、百姓受苦而忧愁,向王请求重建耶路撒冷。回到耶路撒冷后,他没有急于行动,而是先仔细了解情况,并呼吁神的百姓一同起来建造。最终,在他的带领下,重建工作逐步展开。
2. 本周的经文,值得我们在在生活中继续思考:
a. 教会需要什么样的人?
在这个时代,即便是第一次来教会的人,也能轻易指出教会的种种不足,更不用说信主多年、常在教会中走动的弟兄姊妹了。的确,要看出一个教会的软弱、缺欠和问题,往往并不困难。
但今日教会真正需要的,不是那些只擅长发现问题、指出漏洞的人,而是愿意起身修补破口的人!愿主兴起更多像尼希米那样的人──不是冷漠的旁观者,不是驻足观望、评头论足的人,而是既看清问题,更愿意挽起衣袖,以具体行动堵住破口,参与建造的人。弟兄姊妹,让我们不仅祈求神兴起这样的人,更求主使我们自己成为这样的人!
b. 教会建造需要齐心协力
当尼希米说“来吧,我们重建”,众人回应“我们起来建造吧”时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段历史,更是一个属灵的原则:神的工作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完成,而是借着一个同心合意的群体,各尽其职,彼此配搭。
教会的事工需要合一,需要团结,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,无论是祷告、服事、奉献或实际行动,都能为神家的建造添砖加瓦。
思考:我在教会中是什么角色?我怎样看待我的教会?